欢喜农家科举记_第21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页 (第2/2页)

见了求情之书便面露犹疑。可他不过刚刚继任,皇位尚未坐稳,便要将先帝之令推翻,未免引起老臣不满。

    不要说先帝的老臣,今上尚在犹豫之中,章太后便第一个跳了出来,不许今上改去先皇之命。

    当初劝先皇不要在倭寇来时杀死余公的人中,章太后便是第一人,而如今,先皇已逝,不许放走余公的人中,章太后还是第一人。

    无外乎,沿海已清,倭寇不在,比起无关紧要的军民请命,章太后更在意先帝的遗志。

    我只可惜,没能见到余公最后一面。rdquo;朱总旗抹了眼角的泪,请愿不成,余公因着流放许久,身心俱疲,天一冷便病了,起初不过是风寒,却总也不好,一日比一日重。护送的人都想着今上能开恩放了余公,可等来等去,竟然等回来余公不可放的消息。rdquo;

    余公病得更重了,又有人上京请愿,这才勉强请来一位太医为余公看病,但是太医来的太晚了,太医到后的第三天,余公他老人家hellip;hellip;到底是去了hellip;hellip;rdquo;

    那天夜里,多少护送余公一年有余的军民,留下了眼泪。

    安东卫过去的人回来说,那天雾气很重,四野白茫茫不见树木,余公借宿在农家院中,太医撩了帘子出来,唤了众人,余公还有几句话要说。rdquo;

    众人听到此处,皆止不住哭泣,却又不敢大声,怕惊到了余公。

    雾很大,满院子的人垂手而立,几个当头的人进了房中,余公让人把门窗打开。几人想劝,怕寒气裹进屋中,余公摆了手。

    濒死之人,还怕什么寒气呢?

    余公挨个叫了领头几人的名字,每一个人姓甚名谁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叫过名字,又问候起院子里来自各地的兄弟,众人都应了,余公才道:

    一载有余,诸位山水相送之恩,余某永记心间。今夕我去,诸位终于能得返家中。余某平生所愿家国皆安,如今国有明君,外无倭患,诸位早早返家在父母跟前尽孝,与妻儿团聚,至此安居乐业,也不枉方、汤二公与我的一番辛苦。愿国恒安宁,家和人全。rdquo;

    余公说着,止不住喘息,顿了一顿,竟挣扎着下了床,一躬到底。

    余宗光在此,与诸位别过了。rdquo;

    屋内外哭声全无,白茫茫的雾中,众人强忍着眼泪,纷纷避身回礼。

    一盏孤灯在屋檐下晃着微茫的光,穿不透浓重的白雾。

    屋里的人陆续退了出来,只剩下余公唯一在世的女儿,跪在余公床前,送余公最后一程。

    翌日日出东方,白雾渐散,院子里的人还站在原地,檐下孤灯燃尽,屋里哭声传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