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之皇_三一九. 汉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一九. 汉统 (第6/6页)

的路途通畅,各方面的力量可是调动了很多,毕竟如今天下乱象纷呈。可杨广刚刚离开,就在两都之间的重要水道之上那些水匪们就能如此猖狂,可见大隋真的到了大势将倾的地步了。也看得出来很多势力都已经跃跃欲试的不在安分了。”宋鲁感叹道,

    “大隋的文皇帝杨坚是何等的雄才伟略,使得阀主都不得不避让,但不过二世而已,就已经堕落至斯,真是让人感叹,杨广绝对是个出色的败家子哪!”

    宋师道在一旁也是点头,他们作为宋阀中人,更为了解宋阀的力量以及宋缺的英明神武,但是宋缺却只能顺从大隋,由此也可以看出那时候大隋的鼎盛,但短短时间,形式就已经如此变化,实在让人无言。

    “所以很多人都说杨广可是古往今来少见的昏君,就是当初的二世皇帝胡亥都不能及,毕竟胡亥当时并没有掌握住力量,杨广却完全不同,他可是完全将自己的国家破坏的。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不是遇到了杨广这样的皇帝,怎么会给你们这些男人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哪?”柳菁在一边娇笑着说道,

    “也对!”宋鲁笑了笑,应和道,

    “杨广当年也是英明神武,文治武功都很是出色,不然也不至于接收大隋,刚刚登基的时候表现也是明君气象,后面却迅速的堕落了,以至于中原落到如今这种地步,真是让人不解!”宋师道慨叹道,

    “杨广确实也称得上雄才大略,至于宋兄所说的堕落也说不上,这不过是他的本性而已,他太急了。不管是三征高丽亦或是征讨其他的外族,乃至修建大运河,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他丝毫不体恤民力,也至于民怨沸腾才是大隋局势混乱的根源。这也是杨广出身贵胄,丝毫不清楚民情的缘故。”

    唐书开口说道,他这样的论调顿时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现在天下可是人人都认为是杨广太过暴虐昏庸的缘故才导致如今的场面,四处征讨外族乃至修建大运河更是被当成了昏君的暴政。唐书这样的说法可是非常的非主流的。宋鲁和宋师道自然不是人云亦云的人物,都是认真的倾听着,

    “大运河联通南北,重要性不言而喻,只看运河中的诸多船只就知道效果了。至于征讨外族也是非常必要的,类似高丽乃至吐谷浑都是豺狼心性,太过放纵的话,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的侵犯你。所以杨广的行为尽管有着虚荣的原因,却也是非常应当的。

    那些外族可没有中原的礼教,你的善良只会被当成软弱。杨广好色无度,生性奢靡,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并不算什么,民众也并不是不能接受,中原子民是最好的子民,只要还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有别样的心思,甚至稍微活的好一些,就会非常感激。

    但杨广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他完全将民众当成羔羊一样不知反抗的奴隶了,不管他的行为如何的正确,但只要是不能让民众生存下去,民众就会反抗,任何人都不会甘心死亡的。这就是杨广的失误了。大隋在杨坚的掌控之下可以说发展迅速,国库充实,哪怕是现在也是如此,各地粮仓都是充足。

    偏偏杨广压榨民力,丝毫不知体恤,如果杨广知道放粮给民众的话,民众不只是不会抱怨反而会有所感激。杨广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异国使者面前可以财大气粗的浪费,却不愿接济自己的子民,这样的皇帝怎么会被人接受,民众活不下去,也就只能造反了。”

    唐书一番长篇大论,宋鲁和宋师道都是沉默着,仔细回味着唐书的言语,半响之后不由点点头,表示认同了唐书这番说法,一时间宋鲁宋师道看向唐书的目光中充满了佩服,能够将一系列的事情说的清清楚楚,直指事情的本质,这样的能力怎么能够不让人佩服那。

    “哪怕是现在,如果杨广决定各地开仓放粮接济民众的话,再有一些其他的配合措施,比如赦免参与义军的流民的罪过之类的,天下形式就会安定很多,大隋也能多出一些回天之力。终究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是真理。”

    唐书如是说着,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毕竟人心已经散了,而且杨广根本不可能觉得自己错了,更不可能想到民众的,他只会认为这些贱?民可恶,不知礼法。

    “不过杨广绝对想不到民众的,他心目中也从来都没有民众的存在,他根本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哪怕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犯了这个错误,也都称得上是个昏君了!”唐书补充道,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道理很早之前孔子就说过了,可惜似乎很少有君主能够将之放在心上。”唐书叹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