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1/3页)
    楚瑜站在台阶上,看着这拖儿带女的一家子浩浩汤汤出门,这才转身和南嬷嬷商量起对策来。    无论她如何逼问,南嬷嬷始终将头摇得如拨浪鼓般,坚定的道:“老奴可从未听说朱大人还有一位长兄,大人未足十岁便流落京城,饥寒交迫,若非机缘巧合,只怕早就饿死了,若家中还有亲族在,怎么眼看着一个小孩子冻馁至死而不施以援手?”    楚瑜也不相信这种事,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真有这样的狠人也说不定。    第49章    何况, 寒微时冷漠无情, 看着亲族飞黄腾达了又巴巴的前来讨好,这样的人亦不在少数。    楚瑜赏了银子给那妇人,亦是间接试探,若她识趣,得了好处就该销声匿迹,就怕有的人贪心未足, 永远填不饱他们的肚子。    晚上朱墨回来,楚瑜提着一盏羊角灯笼在门廊下迎接, 唱喏道:“欢迎大人回家。”    朱墨睃了她一眼, 将外袍放到小厮手里,咦道:“今儿怎么这样殷勤?”    楚瑜不置可否, 依旧盈盈的笑着,“大人渴不渴?”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朱墨不清楚这小妮子打的何等主意, 倒是很乐意与她顽一顽, 因点了点头。    “你先闭上眼睛。”楚瑜俏皮的笑道。    朱墨识趣的阖目, 才刚蒙上, 就觉楚瑜纤指微抬, 将一个麻麻涩涩的东西塞入他口中,酸的人满口生津。饶是朱墨定力好, 也不由得立刻睁开眼, “是什么?”    楚瑜扬了扬手里咬去半截的果子,脆甜甜的道:“这可是生津解渴的好物, 你觉得如何?”    朱墨以为是她特意买来供自己品尝的,自然着意奉承,“滋味不错,你的眼光好得很。”    “哪是我火眼金睛,是送这腌柿子的人别具匠心的。大人别瞧这果子粗糙,却是别人一粒一粒择好了送来的,每尝一口,都能感知到那人的心意,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楚瑜讥嘲的道,朝身后的走道努了努嘴,“大人不用吝惜,那里还有满满一筐呢,尽够你吃的。”    朱墨正咀嚼口中未咽完的果肉,闻言呸呸两声,将剩余的渣滓吐在地上。他本就是一颗七窍玲珑心,焉能听不出楚瑜意有所指,忙皱眉道:“这柿子也太苦了,怎么能入口,别是谁和咱们有仇吧?”    楚瑜微妙的看着他,“有没有仇我不晓得,不过东西放着也是糟蹋,依郎君看该如何处置呢?”    她简直是变着法儿的给朱墨出难题,幸好朱墨颇有急智,眼珠转了转便道:“柿子虽涩,蒸熟了想必口感会好些,或是拿来煮汤,正好分赠给府里的下人。反正她在府里住了许久,大家相识一场,尽尽心意也是应该的。”    楚瑜见他将话头掐灭,也就不再夹枪带棒,只闷哼一声,“只要大人不觉得可惜就好。”    “我当然不可惜,除了你,谁的东西我都不放在心上。”朱墨一双明眸直视着她,手掌游鱼一般滑入楚瑜掌心里。    他惯会在这些小地方做功夫,楚瑜耳根红透,用力甩了甩,也没能将黏在手背的爪子甩下去,只得无奈的道:“咱们用饭吧。”    朱墨心头暗笑。    用毕晚膳,楚瑜才说起下午一家数口上门之事,并道:“想必是哪里的闲汉穷疯了想来打秋风,我给她点银子打发他们走了。”    一面留心朱墨的表情,奇怪的是,朱墨脸上并未如她想象一般轻描淡写浑不在意,反倒显得有些古怪。    他若有所思的道:“他们果然是从济宁来的么?”    楚瑜略感诧异,难道那两人并未撒谎?见朱墨问起,她只能据实相告,“那妇人是这么说的,我没法找人对质去。”    朱墨轻轻嗯了一声,脸上倏然笼罩上一层阴云,像似山间的薄雾,层层叠叠,让人看不清真相。    楚瑜满肚子的疑惑,不过见朱墨无意同她解释,她也不好追问。    一顿饭吃得食不知味。    次早起来便不见了朱墨人影,楚瑜打听得他去了城中的悦来客栈,脸上不禁疑疑惑惑,“他去那里做什么?”    盼春悄声告诉,“昨儿来叩门的那对骗子夫妇似乎就住在那里。”    原来两人还真的寻客栈落脚去了。    楚瑜心中疑惑更甚,等到朱墨日中回来,便急急地迎上前来,一双眼睛在他脸上寻找答案。    朱墨重重的吐了口气,握紧她的手严肃说道:“阿瑜,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其实用不着他说,楚瑜也已经猜出大概,“昨日来的二位,果然是你的兄嫂?”    朱墨点了点头,脸上却不见欢喜,“我也不知他们如何会从济宁找来。”他陷入悠久的沉思之中。    原来朱墨的母亲乃是济宁范氏,家中原以经营商铺为生,不知怎的蹉跎未嫁,后来玉带桥下一户姓朱的人家上门求娶,范家才匆匆将女儿嫁过去,虽是续弦,夫妇俩倒也相敬如宾。不料朱胜中年患上痨症,竟至一命呜呼,范氏辛辛苦苦拉扯几个孩子两年,终于也操劳而亡。朱胜先妻遗下的长子朱坌早已成大成人,头年更由范氏做主,为他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