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节  (第2/3页)
的女孩平均寿命都不长,男人们自然知道这个原因,只是为了延续大清跟蒙古之间的联系,就算拿女孩子们的性命来填也是熟视无睹。    可以说在众朝代之中,大概也只有大清的公主过得最悲惨。    三皇子软的硬的都说了,总的来说,他的意思就是,哥哥报名的时间是晚了些,不过看在都是他侄子侄女的份上,让四爷给个面子。    敏宁笑得合不拢嘴,多出来几个学生,她高兴还来不及,面子自然要给。    最后又想到对三皇子后院中的情况也不了解,便问向贾进禄,“对了,三爷家都有哪几个孩子符合年龄?”    贾进禄这些天可没少帮忙整理宗亲和皇子府中适龄的小阿哥,对于三皇子府中还算是了解。    “弘晟阿哥在上书房读书肯定不会来,那适合年龄的也只有弘曦阿哥和弘景阿哥以及二格格和三格格。”    弘景?    敏宁一听还以为跟自家元宝重名了。    好在贾进禄这时候帮忙解释,“这位弘景阿哥,咱们家的二个少个日字。”    敏宁点了点头,皇帝儿子多,这皇孙自然也多,日字旁的字稍微出彩一点的都用光了,有许多不注意就取了重名。    先前四爷也跟他埋怨,他看中了弘晟这个名字,没想到被老三家的抢了先。    “弘景就弘景,回头大不了跟弘暻分开分成两个组,名字相同,这是难以避免的,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类似的名字呢。”    敏宁能想得开,贾进禄自然也就不多嘴了。    随后让贾进禄赶紧给三皇子府中回个音,“就说七月一日是开学的日子,别忘了将孩子们送来就成。”    开学时再说其他的,敏宁原来想让这些孩子们都住宿的,后来想了想觉得又不行,才几岁的孩子自制力不行,可能想家想得根本无心读书。    还是让每个府差遣马车过来迎接,当然要怕费那个事的话,可以由学校组办一个校车接送。    到了五月底,天气逐渐热起来,皇帝终于准备启程前往热河避暑。    大皇子、太子、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都在随驾之列,而除了这些成年的皇子以外,皇帝把自己最心爱的十八阿哥也带上了。    三爷、四爷属于被留守在京城之列。    三爷和其长使修撰的书即将大成,所以忙一点无法出行还算正常。    可四爷呢?    他先前忙碌着航海贸易,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不可能有那么大手笔的在往倭国去,每月里去十来条船已经足够了。    特别是先前收回户部的欠账,那可是大功劳,没道理这一次不带他前往塞北,可偏偏皇帝就将他落下。    四爷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敏宁确实觉得家中气氛有些变化。    大概四爷是真的受到了打击,又拾起了经书恢复跟禅师的交流。    敏宁暗地里嘀咕一声,没去才是好事,还真以为现在是皇帝年轻那会儿。    皇帝年轻自然不惧儿子,可是是因为年老,才将几个有威胁性的儿子带在身边,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怕天高路远,京城这边要是出了什么状况,皇帝伸手莫及。    至于将三爷和四爷留在京中,肯定是对他俩放心。    敏宁没理会四爷那些小心思,闲的时候或许还会安慰他,可这些年过来,她都已经习惯了四爷定时性发作,她才不相信四爷真的能够忘却红尘,抛出杂念出家去。    看他平日里肉也吃,酒也喝,偶尔还找人滚床单,敏宁最后一点担心也抛却了,开始忙碌起自己的事去。    皇帝离京之后,京城里照旧安静下来,皇帝离京好像鬼马蛇神也跟着离开,日子又平淡了下来,就算偶尔有轰动性的新闻,顶多就是哪家小妾被抓住红杏出墙给丈夫戴了绿帽子,要不就是哪家的纨绔子弟踢了铁板。    这些都是小事儿,敏宁挑了个时间,告知了四爷一声,便去了几位夫子家。    敏宁原本也想请张英做夫子,只是老大人都七十二岁了,敏宁实在是怕他哪里伤着,听说过年那会儿因为天寒差点没撑过去。    后来赶紧送到医学院去,结果却检查出这是老年病,是身体已经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