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节  (第1/2页)
    霍达瞅了他一眼,更是气闷。    想当初他家表哥也是英姿勃勃的武将一枚,跟姓樊的处了个把月,怎么竟变得如此……俊俏?    实际上,有一半是毛衣的锅。    这件开衫是照着虞峰的身量织的,此时穿在萧珩身上肩线和衣摆都松松地耷拉着,看上去竟有种慵懒的美。    萧珩抬着胳膊,新奇地往自己身上看,“这是哪国的衣裳?怪模怪样的。”    霍达挑了挑眉,“怎么样?暖和不?”    萧珩拢着袖口感受了一下,点头道:“虽然看着不大厚,穿在身上仿佛会发热似的,暖烘烘的。”    霍达扬起唇角,终于露出一个笑脸。    “你从哪得来的?还能买到么?若是再做厚些,冬日里穿在身上恐怕比棉衣还要暖和。”    不难看出,萧珩是真上了心。    霍达却卖起了关子,“表哥不妨猜猜,若是猜不中便应我一件事。”    萧珩轻笑,“何事?”    霍达哼哼道:“把姓樊的赶回南疆去,看见他就烦。”    萧珩笑笑,轻轻揭过,转而说道:“这衣裳想来是你那个未婚妻做的吧?”    “前未婚妻,前!”霍达极力强调。    萧珩讶然,“还真是他?”    霍达:……    麻淡!竟然被套了话!    ——    大元朝最有权势的人是谁?当然是皇帝。    萧珩一道圣旨,西北、漠北两处驻军开始“不务正业”地在边境收起了羊毛。    北方的气温渐渐变低,牛羊草料本就不多,因此,驻军很轻易便用盐、粮等物与牧民们换取了大量羊毛。    诸如贾丁这样有头脑又有门路的商人,敏锐地嗅到发财的机会,也开始积极地用酱菜换羊毛。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域,贾家酱菜坊的豆瓣酱可比驻军的粮食受欢迎多了!    于是,西北草原上的绵羊迎来了羊生中第一个“赤裸裸”的冬季。    而那些羊毛长途跋涉来到中原,无一例外被送往同一个地方——虞家村。    苏页看着晒谷场上摆放的一车车羊毛,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这是……怎么回事?”    霍达抱着剑,不答反问:“之前跟你说多做几台毛条机,做了没有?”    苏页点点头,他以为是皇帝想要推广,特意让人赶制了十多台。    “纺车呢?”    “也做了。”    霍达勾唇,露出一个坏笑,“这些羊毛就交给你了,顾厚厚的羊毛衣裳,一件五百钱,一个月后我来取。”    苏页:(⊙o⊙)!    这就是传说中“送上门来的生意”吗?不赚白不赚呀!    然而,没等他答应下来,虞峰便挡在他前面,冷着脸说道:“一边去,我们不干!”    “呵!”霍达活动了活动手指,哼笑,“你小子反了天了,是吧?”    霍达挺直腰板跟他对峙,毫不服软。    “怎么,想比划比划?”霍达的手指发出“咔咔”的响声。    虞峰毫不退缩,“比划就比划!”    于是,两个同样高大健壮的汉子便到旁边“比划”去了。    苏页喜滋滋地指挥人卸羊毛、安装毛条机、搬纺车、削竹签,忙碌得很。    过了好大一会儿,虞峰才顶着青青红红的脸回来,虽模样有些惨不忍睹,嘴角却咧到了耳朵根。    苏页看着他身上灰扑扑的毛衫,挑了挑眉,“他还给你了?”    “我赢回来的!”虞峰笑得要多得意有多得意。    ——    吃饭的时候,苏页听虞峰说起北疆的情况,才知道萧珩做毛衣的用意。    每年秋冬之际都是西北边境的鞑靼人进犯最频繁的时候。    这些人极其凶悍且极其不要脸,往往趁守军不注意,横冲直撞进到汉民的城郭中,抢过一轮就跑,追都追不到。    十月,又到了牧草枯黄,鞑靼人不安分的时候,萧珩积极准备军需,决心大战一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